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专家杜保国,出身中医世家,幼承庭训、受医道熏陶,矢志杏林,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,精研临证经典,融贯中西医学,对湿症的诊断和治疗多有创见,取得较好疗效。
杜主任指出,治疗湿症重要的是辨证精准,对症治疗,才能取得较好疗效。中医治疗常用内治法,分为以下几种证型。1、湿热型
急性炎症,表现为皮肤潮红、肿胀、糜烂、渗液、结痂,常浸淫成片,瘙痒剧烈,亦常伴有腹泄、便秘、尿赤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等表现。治疗以祛风、利湿、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,常用龙胆泻肝汤、萆薢渗湿汤、四妙散、防风通圣丸等加减。2、风热型
多属亚急性湿疹,急性炎症渗液减少,红肿减轻,皮损潮红而浸润,多并见鳞屑,舌质红,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热利湿,方用消风散加减。
3、血虚风燥型
多见于病情反复、病程较长的慢性湿疹。主要表现为皮损浸润肥厚,其色暗淡,苔藓样变,色素沉着、脱屑等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弦缓或沉细无力。以养血活血、祛风止痒为治疗大法,方用四物消风汤、当归饮子、滋燥养荣汤、千金首乌汤等加减。4、脾虚湿盛型多为慢性发病,皮肤潮红、浸润,反复发作,病情顽固,有糜烂、渗液,常伴有倦怠乏力、食欲不振,舌淡苔白,脉濡细无力等症状。治宜以健脾利湿为主要方法。方用除湿胃苓汤、参苓白术散、四妙散等加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