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,肾主水,在人体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。肾损伤后,肾脏对水液的调节功能减弱,此时若饮水不当,可能加重肾脏负担。太乙堂梁院长分享肾损伤后喝水的正确方法,帮助大家科学饮水,助力肾脏养护。
饮水量需因人而异。肾损伤患者不可盲目大量饮水,也不能过度限制。一般来说,应根据自身排尿情况、水肿程度来调整。若尿量正常、无明显水肿,可保持每日摄入1500-2000毫升水分,包括饮水和食物中的水分;若存在少尿或水肿症状,则需适当减少饮水量,避免加重水钠潴留,具体可参考前一日排尿量,在此基础上增加300-500毫升。
饮水时间也有讲究。晨起时,可空腹饮用一杯温开水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补充夜间消耗的水分,还能稀释血液,减轻肾脏代谢压力。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,应少量多次饮用。白天可每隔1-2小时喝一小杯,保持体内水分均衡;睡前1-2小时减少饮水量,防止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,同时避免加重肾脏在睡眠期间的负担。
水质的选择同样重要。中医倡导饮用温和滋养的水。白开水是好的选择,它经过煮沸,安全卫生,易于被人体吸收。也可适当饮用淡茶水,如枸杞茶、茯苓茶等。枸杞滋补肝肾,茯苓利水渗湿,用它们泡茶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肾脏调理。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、碳酸饮料,这些饮品中的糖分和添加剂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。
肾损伤后,掌握正确的喝水方式是肾脏养护的重要环节。将科学饮水融入日常生活,配合其他护理方法,才能更好地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,维护身体健康。